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正文

人大教授称我国公民2030年或1周休息3天引争议

时间:2015-03-27 08:56:55  来源:网络  作者:村官 阅读:

近日,以研究休闲生活和休闲经济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欧一些国家人们一星期工作四天,休息三天。依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哪怕经济增速低一点儿,如果每年能增长6%,到2030年,我国就可以实行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制度。

人口压力、竞争压力,一直让我们国家的工薪阶层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中,所以,王琪延教授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大反响,各路网友纷纷旗帜鲜明地站成两派。本报官方微信对此进行了调查。

【支持】物质水平提高催生休闲需求

“休闲经济是迟早的事”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便开始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下来,享受生活。”网友@白壮壮说道,她在一家体检中心工作,每天只上半天班,她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

在她看来,生活讲究知足常乐,现在吃喝不愁,还有充足的假期,正是她想要的生活。“我觉得每个人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后,都不希望自己太累,因此,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休闲经济一定是必然趋势。”

“休闲是经济也是态度”

网友@晶儿在一家私企上班,虽然一个月只有四天假期,工作繁忙,但她认为自己的心态已经达到“休闲状态”了。“按王教授的研究,先有物质丰富才能达到休闲经济,我觉得并不见得。”@晶儿认为,让生活慢下来,心态很重要。她举例说,她不会轻易给自己加工作量,“钱是永远挣不完的”;如果有一丝的业余时间,她就会与朋友小聚一下……“因此,表面上,我的时间很紧凑,但心情却很放松。”

【反对】追求休闲经济还应先顾及当下

20年后的休闲经济有些好高骛远

微信调查中,大多数网友对休闲经济持怀疑态度,认为“有些太遥远”。“中国人口多,竞争压力大,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都不容易,现在就妄谈休闲经济,恐怕会适得其反。”网友@夜空的仰望者说。

@夜空的仰望者在一家私企做会计,为了能多挣些钱,早日买个房子,他还在周六日兼职给几个学生补课。“谁不想休闲,可现在生存压力就这么大,必须比别人更勤奋。”他觉得,与其盲目追求休闲经济,不如把眼光放在当下。

休闲概念会助长惰性

“休闲经济千万别成了懒汉经济。”网友@隐形冠军如是说。

他在微信上留言道,“休假,更多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福利,像餐饮等服务业根本很难享受。”他担心,如果休闲经济成为现实,只会让享有休假福利的人受惠。“我觉得应该把休假制度与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挂钩,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可享受休假,这样就可以避免懒汉的产生。”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