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安康资讯 > 正文

“三变”让平利迸发勃勃生机

时间:2017-10-16 11:15:43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金秋时节,平利农民不但收获着金灿灿的果实,而且也收获着“三变”改革带来的惠农红利。一时间,百姓谈的是“分红”,新闻聚焦的是“三变”,“股民”“股东”等词成为百姓口中的高频词。
  “三变”为什么能让平利迸发勃勃生机?6月28日,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在长安镇中原村,详细调研资源整合、产业带动、配股分红的扶贫实践后,明确指示平利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走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之路。为了落实省委毛万春副书记今年6月28日在平利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县委书记郑小东迅速带队外出考察,在充分借鉴吸收贵州、四川、榆林等地的成功经验后,本着起步高、推进快和效果实的原则,及时出台了11个指导性文件,印发了16个经验材料、5个考察报告,系统引领着千万资金变股金、十万土地变资产、万户农民变股东,强力推动着全县土地、资产、产业要素活起来,农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零星个体向组织集约、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变起来……
  资金变股金:千万“配股”受益两万农民
  这个秋季,长安镇中原村罗明兰收获满满,去年在长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分红4200元,今年再次分红4800元。罗明兰是中原村的贫困户,也是平利首批参与产业扶贫资金配股分红的受益户,这个六口之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何将产业大户和贫困户紧密联系起来?如何建立一个稳定而可持续的长效脱贫机制?如何打通一条“先富带后富”的创业路径?县委书记郑小东去年在贵州、四川考察回来后,果断决定在自己包联的贫困村长安镇中原村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建立了资金配股分红助推产业精准脱贫新模式。按照“财政出资、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原则,根据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数量,以1万元/人/股,虚拟量化股权的方式,龙头企业最高限额200万元、专业合作社最高限额100万元的标准,委托农商银行依法依规向6家实施主体投放配股资金594万元。配股贫困对象按所配股份分红,兑现保底分红不少于5%,盈利分红不少于2%。
  受益的不仅是罗明兰,还有她的业主赵德坤。去年,赵德坤以发展种植、养殖主业,成立了长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县上审计、财政、扶贫和银行组织的多方评估后,认为他的企业是具备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县上委托农商银行向其投放配股资金80万元,按照1万元每人每股的方式,他的企业将28户80位贫困人口纳入配股范畴。去年年底,企业不仅兑现了5%的保底分红,而且实现了2%的盈利分红,最多的一户胡志鹏6人股金分红4200元。
  赵德坤粗算了一笔账,如果从银行贷款80万元,每年承担的贷款利息应在10余万,享受政府为贫困户免息投放配股资金,年底保底分红和盈利分红加在一起才56000元,不仅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而且也免去了诸多借贷程序,实现了一举多得。问及这笔资金对于企业发展壮大带来的好处,赵德坤笑得开心,“那是难以估价的,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中原村尝到甜头后,干部群众的认识一下子就得到了统一,今年,大部分群众由静等观望到自发参与,“三变”改革迅速在全县11个镇全面铺开。9月14日上午,城关镇徐家坝村比过年还热闹,这个寂静的小山沟沸腾于掌声和欢笑声中。当日,在村委会门前,徐家坝村群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举办了“三变”改革试点股民首轮分红仪式。33500元股金分红,让张开胜等67户股民收获着别样的喜悦和甜蜜。
  张开胜之所以能有股金分红,源于县上的一项支农惠民政策。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参与引导下,城关镇选择群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三变”改革经营主体,实行由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三方股份制合作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经营主体,将徐家坝九道梁近400亩集体资源和45户685亩撂荒土地林地资源折价量化入股合作社,按每户1万元的规模为全村115户未脱贫户提供免息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信贷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集中入股群英合作社。
  同样受益的还有长安镇双杨村康忠林,村上将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该村5个产业大户,按每人每股1万元的标准,量化到村内贫困户,产业大户为包联的贫困户颁发分红证书,以每年每股500元的标准向贫困户分红。今年双杨村又有探索,9月13日成立双杨村互助资金合作社,当天共有88户村民认缴股金加入合作社,吸纳乡贤能人和农户资本金208.8万元。
  长安镇镇长陈文玉综合分析了这项政策带来的最大好处,“从源头疏通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的渠道,也从根本上化解了龙头企业融资难题。”他认为,通过这种“解渴”之举,让企业能实现提质增效,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更好地反哺贫困户在内的百姓发家致富。
  平利县坚持“财政出资、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原则,制定《“三变”改革财政资金量化折股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量化为贫困户持有的股金,投放到效益好的农业经营主体形成股权,贫困户按股分享收益。目前全县共整合投入财政配股资金1094万元,15家配股企业每年向1094名贫困对象发放配股分红76.58万元,人均增收700元。
  平利县这个办法让农民变股民,不仅促进了财政扶贫资金有效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更重要的是千万财政资金配股撬动了10亿的信贷资金,破解了贫困户发展和龙头融资难题。据统计,平利县2016年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0.92亿元,今年上半年放款2.85亿元,受益农民人数达到2.82万人。
  资源变资产:十万土地坐地“生金”
  段家河村,正准备将原来老女娲山乡政府集体空置房屋入股,引回在山西做矿业的本村能人吴鸿回乡开发女娲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原村正在将四五年前农民流转即将到期的田地,再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签订协议;张店村20年来一直集体经营的千亩荒坡成为本村农民人人有份的绿色“储蓄”银行,这些零散、搁置、闲置的集体资源蓄势待发,即将变废为宝。
  早在90年代初,平利县就在张店村探索资源变资产,将1000多亩已经承包到户的荒山“拢”起来,发动群众除去荒坡杂草野刺之后,先后种植180多万株杉木苗在“野猪圈”这面荒山上。
  按照当初垦荒种树的约定,将来林木赚钱,按照“四三三”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即各家实有人口占40%股份;劳力工分占30%股份;集体提留30%股份,其中,村集体提留10%,三组组集体提留20%。直到前两年,当初的约定得到了兑现。
  去年和前年,因为要铺设一条进入山林的道路和防火带,当年组织人老支部书记樊文来和现任村支书周旦成组织百姓对道路规划沿线的杉树进行间伐。两年时间,200多方的杉木收益20多万元。张店村53户189名村民按比例公平受益分红,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昔日不起眼的“野猪圈”,如今成了家门口的一座金山银山。
  今年8月21日,镇上干部罗东按照县上“三变”改革11个指导性文件精神,在张店村主持议事。两天之后,以当年约定的收益分配为底本,在经过细化规范后,制定了《张家店村三组山林经济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登记资本依然是“野猪圈”这座山,唯一不同的是,20多年之后,这座山估值1315.27万元,这也成为合作社成立的唯一股本股金。
  在合作社章程中,明晰了股东资格、权利义务、股权设置、股权享受对象、股权变动以及组织机构产生、管理、议事等细则。至此,合作社进入规范化运营,在完善股权配置上设立了人口股、劳力股和集体股,分别占股40%、30%、30%,村民不仅成为股东,而且公开透明地按股分红。
  这是资源变“资产”的典型案例,我们正在向县上林业部门提交林木间伐申请,一旦获得审批,村民逐年都会获得受益。”长安镇组织委员罗东告诉记者。
  张店村的资源变“资产”在平利并不是个例。中原村221户贫困户将153亩土地入股到申草园茶业等6家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了集中连片的高效茶叶基地,年实现利润243.5万元,每户分红8800元,人均增收3200元。平利通过“三变”改革,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将土地(产业园)等资源,通过流转入股方式,向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使土地资源转化为农户股权,让农户收租金、分股金。止目前,全县13575户农户向市场主体流出土地13.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年土地流转收益达到2172万元,户均增收1560元。
  当前,平利县让十万土地“生金”增值,正将农户向市场主体流出13.8万亩土地逐渐入股变“资产”,推行“一村一业一企一园一社”的路子,对接“5个10万”目标(10万亩有机茶、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10万头生态猪),对接全县137个村特别是79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呈现出“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主业、人人能增收”的喜人局面。
  农民变股东:万户股民变出自信心
  和城关镇徐家坝村一样,9月18日,西河镇磨沟村举行2017年宏远梅花鹿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发放仪式,61户贫困户领取了他们入股后第一笔分红。他们不仅有入股分红,一道拿在手里的,还有一个被村民称作“红本本”的股权证。
  “当股民这件事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屋里喂着鸡和猪,每年还能拿这么多分红,再加上打工挣的钱,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贫困户段远茂紧握着股权证书和分红,眼睛笑得都眯成了一道缝。
  像段远茂这样享受“三变”改革红利的贫困户,在磨沟村共有111户。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建立利益联结机制,2016年,在西安交大、县市监局的脱贫支持下,筹资25万元为当年计划脱贫的50户贫困户每户提供5000元资金认养1只梅花鹿,每年分红1000元,实现产业增收。今年,磨沟村两委在征求贫困户意见后,将61户贫困户每户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宏远梅花鹿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分红800元,6年后每户将获得4800元的入股红利。
  农民变“股民”,和磨沟村一样的还有三合村,不同的是,他们成立了三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由交大一附院以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名义资助27万元作为20户贫困户的占股资本,占股30%;由县政协机关以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名义出资18.9万元作为村委会集体占股资本,占股21%;产业大户出资44.1万元占股49%。其中贫困户和村委会占股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带动20户贫困户持股金分红,同时,贫困户还参与食用菌种植的菌袋装填、采摘入库等劳务工作,按劳务量分发劳务工资,以此提高家庭收入。
  西河镇党委书记吕晖认为,“三变”改革不仅壮大了产业,破解了融资难题,更重要的是带领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利益共享、产业脱贫的新路子,不仅提升了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更增强了他们对走向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农民变股民,一个股权证,一头连着权责,一头连着利益,既连股连利又连心,让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龙头企业从体制机制上赋予了村民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分配权。与此同时,县上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为贫困户配股,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破解贫困户单打独斗发展产业的系列难题,也让扶贫资金精准化投放和使用,成为贫困户增收的纽带。
  如今,磨沟村包括段远茂在内共111户贫困户持股权证,三合村116户贫困户持有股权证,东坝村35户贫困户持有股权证,享受分红收益,实现稳定增收的同时,罗东已经在为张家店村三组山林经济合作社印制股权证。随着平利千万“配股”撬动十亿资金、十万土地“生金”增值的推进,全县一万多户贫困户都将逐步拥有股权证,将这些承载着脱贫致富梦想的“红本本”发给贫困户。在平利,随着股权证陆续发放,越来越多的人将跟“段远茂”一样手持股权证,信心满满致富脱贫奔小康。
  “三变”改革在平利逐步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仅成为了平利农村发展的长远之举,更成为了精准脱贫的“造血”机制、长远保证、治本之策,犹如一缕创新火花,正点燃着平利乡村的创造激情,回应着能人大户抱团发展的热切期盼,激荡着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平利这块热土由内到外、从上到下都迸发着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