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乡土文艺 > 正文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学子撰文纪念陈忠实(二)

时间:2016-05-25 16:00:35  来源:阳光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学子撰文纪念陈忠实先生的文章刊载后,反响巨大。该校2017届D5班和D6班的老师燕嘉惠又推荐了几篇优秀之作。燕嘉惠老师说:“文字,是上苍给予我们放飞思想的精灵。热爱文字的孩子,就是上苍送给我们的可爱的天使。”D5和D6班的孩子就是这样一群天使。刚刚结束的西安市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美好家园”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征文活动中,在获奖名额仅四位的情况下,两个奖项都归于这两个班级,其中D6班学生陈子礽荣获唯一的一等奖。“忠实自兹去,白鹿空嘶鸣”,请看孩子们深情追思的笔墨吧!
 
    已乘白鹿去   不复见忠实
 
 
2017届D6班 赵昱杰
 
指导老师 燕嘉惠
 
    四月二十九日,晴空突变,天色转暗。哀鸿酸嘶,孤雁低徊。云被霭霭,风过凄凄。旻穹欲催,混沌叆靅。
 
    暮归家,阅新闻。方知一代文学大家陈忠实先生已然驾鹤去矣。见此消息,踌伫半日,不知所措。
 
    有缘初见先生,于小学六年级一株柳旁。先生文章《青海高原一株柳》;柳柔,人皆知,而柳劲,人不知也。险象环生,未挫之,而就之也。起于危,长于恶,傲霜斗雪,死而复生。雷击万物死,惟其永不倒;电劈百草折,独他抽新条。未尝怨,未尝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凝其力,聚其气,成一方壮丽风景!崇山岑岑,增冰峨峨,淫雨霏霏,飘风滚滚,命运给他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其于一线希冀间,成一片绿荫。杨柳拂面风飘絮,漫天轻丝秀人间。
 
    先生乃柳,柳乃先生也!坚韧不拔,执着追寻,超然卓越,颇有底蕴。
 
    复见先生,于白鹿原墆霓大石上。陈老饱经沧桑之脸庞,沟壑起伏者,皱纹也;深邃蓄锐者,瞳仁也;傲岸高挺者,鼻梁也。和蔼可亲,盖平易老者也。晓鬓鬅松懒不梳,登高望远语难出。长篇大作横亘古,谁人不知《白鹿原》!天灾人祸世事沧桑,反思生命厚重生活。是故事?是生活?是故事,亦生活。
 
    想见先生,憾之不得。先生去矣,先生已去矣······
 
    先生去矣,唯留哀思。赋诗一首,真情永留。
 
        天妒英才灞水愁,驭骑白鹿不回头。
 
        傲物似是高原柳,俯首甘为孺子牛。
 
        关中风情笔杆作,北方血气白纸留。
 
        千年绝代文豪骨,一生忠实无他求!

 
 
丹心遗文史,白鹿送忠魂
 
2017届D6班 陈子礽
 
指导老师 燕嘉惠
 
有树蓊蔼兮,葳蕤擎天。
 
天纬地绝兮,玄黄黯蔽。
 
枝拓长安兮,岑蔚为阴。
 
著书立说兮,以笔传世。
 
其文彬蔚兮,声传万里。
 
与人随善兮,恩偿不计。
 
文星终陨兮,百姓相将。
 
白鹿亘亘兮,英魂不羁。
 
    丙申年清和廿九,一颗闪耀的星辰从天幕滑落,一位荫蔽长安的文学家,就此溘然长眠。从此,他可以自由地与圣贤共饮,与天地对话了。他用自己的一生凝聚成一篇篇文赋,一本本书籍。金点银钩,铜撇铁捺,记载的,不仅是这三秦大地的悠悠故事,还是自己人生的升华。照片中的老人啊,永远随和亲切,永远容光焕发。嘴角的笑却永远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文人,总是坚韧执着,从容淡雅。他的笔下,不仅有刚强坚毅的白嘉轩,也有心术不正的鹿子霖,不仅是白鹿两家的恩怨情仇,更是渭河平原五十年的历史变迁。田间地头有他的身影,农舍乡间有他爽朗的笑声,是怎样的潜心修炼,才有了活生生的田小娥?
 
    忠实自兹去,白鹿空嘶鸣!
 
    素白色的花圈挽幛,三秦大地的哀悼悲思。他离去了,造就了太多泪眼,太多衷肠。那灵堂外无声然高举报纸的海洋,那棺椁旁未干的泪痕,那关中土垣上白鹿九皋的嘶鸣。音声之中蕴含了多少悲痛!多么期望您再次露出爽朗的一笑,再提笔挥墨,描绘长安风光。听到了吗?您最喜欢的老腔,那声嘶力竭的唱腔,那悲凄揪人的二胡,荡漾着我们那久久盘旋、无处着落的思念。
 
    天妒英才,唯我徒悲。先生,那就睡吧,睡在这足够厚实的黄土之上,睡在您毕生所爱的关中平原,伴着那老腔,枕着您自己最大的快乐与心愿,长眠于这永远魂牵梦萦的地方。
 
    人间失忠实,天堂得白鹿!
 
    陈老,一路走好。


 
鹿原晚风轻,愿与圣人行
 
2017届D5班 王彦博
 
指导老师  燕嘉惠
 
墨染情长梦半香,伤花碎月光。
 
风云几度霜透墙,清音伴斜阳。  
                                                  —— 题记
 
    黄土上弥漫着曾经的笑语,岁月里蕴含着往日的灵动。惜如光阴缠缠,只缘静谧相看。他,将生命的历程,用墨香浸染;他,将平凡的生活,用神笔描绘。
 
    秦腔高亢,浸满心房,广袤的黄土不复当年模样。犹记当年,这篇《我的秦腔记忆》令我彻夜难忘。当时姥姥特别爱听秦腔,我蒙在一旁,也听不出什么。直到一览陈先生的才华,我才明白,身为一个陕西人,秦腔,这秦人的灵魂是多么重要 。就如陈先生所言:“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就永远不会息声。”先生当年对于秦腔的情感也是一波三折。我也明白,悠悠岁月,年轮划过。也许那纸已经泛黄,可我永远会记住,那是一个文学家的智慧,那是精神之树,只要内在的精神常在,作品也会结满果子,甜蜜而又清凉。而这,也是我情有独钟的回忆吧!月微凉,有着寂静寒夜的温暖;华夏柳,有着民族精神的绽放。
 
    此意无绝尽难忘。年龄稍长,才更明白先生的文学素养可谓万古长青。那本《白鹿原》已经尘封许久,但我一翻开,就又有记忆犹新之感。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翻着每一张书页,似乎怕吵醒那些过往,又怕不经意触痛时光的裂痕。白家与鹿家之间的斗争貌似永无止息,那曾经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传奇。青山依旧,几度春秋,一染满尘芳;白鹿相逢,几盏孤灯,挑尽未成眠。那是一部家族的史诗,更是文学史上不可攀登的辉煌。这,像是把万古长空凝聚在一朝风月里,像是把漫天星河吞吐在历史天空中。白鹿原,仿佛在低声细语,而,尘世一如往昔。
 
    先生用双眼洞察了关中的一切。秦川的美,是苍劲的美,不像江南烟雨细柳飘丝,不如水乡小桥屋檐点缀。豪爽、洒脱,遇山得山,遇水得水,如此,不必有多么瑰丽的语言,只要与自然万物相合,就可以挥毫泼墨,点染江山。对于先生来讲,文字就是心灵的墨斗,文学就是心中的宣纸。在这个世界,完全由自己掌控,生活有几分欢乐,作品就有几分幸福。而先生,已沉浸于丝丝的幸福之中,将动人的故事画在了岁月的脸上、人们的心中。
 
    斗转星移几度秋,沧海桑田任尔游。永恒的光芒,照亮了先生的一生。或许几十年后,有一天,蓦然回首,那书籍还透着淡淡清香,而先生还在白鹿原上,还有着当年的厚重与痴情,但时光里,却没有了往昔的忧愁与黯伤。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