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榆林资讯 > 正文

祝贺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2016-09-27 09:15:15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村官 阅读:


横山县城一角



免除各种就读费用、快乐成长的少年儿童



 正在紧张施工的榆横到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厂



俊宏水稻科技种植园工人正在工厂化育苗车间育苗,为机械化插秧提供秧苗



 标准化的白绒山羊养殖场



 昔日灾害频仍的无定河流域成为米粮川和省级湿地保护基地



游人如织的横山波罗古堡



横山西南新区已建好的居民小区



漂亮的新建小学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2015年12月,在陕北民歌中经久传唱、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横山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2016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榆林市横山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这是30多万横山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将在榆林市的发展史上留下重要一笔,无疑值得庆贺。 

    横山撤县设区,不仅是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横山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十二五”以来,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和横山的实际,横山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党建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榆横一体、同城共建、板块推进”的方针,从基地、生态、文化、新城的理念出发全面打造低碳、富裕、和谐的新横山,实现了横山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51亿元,增长5.6%;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增长5.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5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0元,增长9.4%。为此,在中共榆林市横山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之际,我们特编发一组展示横山发展成就的稿件以示祝贺。 

    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共产党榆林市横山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横山区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能在中共横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继续前进,开启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

 
    党建引领横山发展潮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好坏的晴雨表。一度时期,在煤油气盐集于一身的横山县,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村矿之间矛盾突出,影响当地正常发展。 

    2011年6月,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上任后,围绕“发展、稳定、和谐”这一主题,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工作局面。在充分调研之后,横山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社会建设、创新组织活动等五个方面,全面加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 

    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基础上,横山县创造性的开展了以“党员带头保稳定、支部带领构和谐、党建带动促发展,城乡联动、村企联建”为核心的“三带联推”主题实践活动,统筹推行了“党建特派员包片、党建员包村、党员包户”的“三员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了“以县抓乡,以乡帮村,以村帮户”的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联建”责任体系,打出了基层党建工作组合拳。 

    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上,用人唯贤,坚持“注重品行、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先后吸收返乡创业人员和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48人;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140人,其中12名当选支部书记;妇女进入村“两委”班子206人,其中10名当选支部书记、2名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在县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挑选了127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通过人才选拔配备,横山县村级“两委”文化年龄结构达到了优化,一大批政治素质高、经济意识强、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优秀人才被挖掘出来,显示出全新的气象。 

    针对村矿矛盾的实际情况,横山县成立了22个村矿联合党支部,助推矛盾排查化解。联合党支部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由涉煤村民主推荐产生,副书记由煤矿矿长担任,委员由煤矿民调矿长和其他涉煤村支部书记组成。联合党支部的建立,在及时化解矿群矛盾纠纷、促进村矿联建互利共赢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使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根本上扭转了全县村矿矛盾尖锐的被动局面。 

    强有力的党建工作让横山基层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全县22个党委、20个党总支、648个党支部、690个基层党组织、13000多名党员都统一了思想认识,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谋求地方经济发展。 

    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横山县深入推行“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构成“支部+协会”或“支部+合作社”党建模式。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村级组织资产资源,提高村级组织为民办事能力。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56家,涉及投资社员283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主要从事养殖业,大部分合作社、协会就近挂靠村支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塔湾镇清河村依托村活动阵地,成立了横山县清河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的有力带动,目前已发展大棚蔬菜面积2000多亩,近两年每年利润达900多万元,大棚蔬菜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79%,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有了基层党建的强力推动,横山县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全县上下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行政效率明显提升,县域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四个一”托起新横山 

    在谋划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横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资源、区位、产业优势,明确提出了“一黑(煤化产业)、一白(羊产业)、一绿(生态文明)、一城(城镇建设)‘四个一’工程”,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 

    工业实力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尽管横山县煤炭资源丰富,但以往横山县只有一些小煤窑,唯一较早的工业企业横山波罗电厂也关停多年,工业发展与资源现状极不相符。为促进煤炭产业横向、纵向发展,横山县将众多的小煤矿进行整合,关小上大,并积极推动煤炭产业加工转化,引进煤转化、新能源项目,全力转变单一的工业结构。“十二五”五年间累计引入工业项目25个,投资302.7亿元,其中,中煤、华电、延长醋酸等项目已投产达效,榆横至山东1000千伏输变电,陕能、榆能2×1000兆瓦煤电一体化等项目正在建设,目前均已完成场平工作,预计将按计划建成投产。新能源方面,建成新能源产业园区2个,形成电力产能约200兆瓦。2015年工业生产总值较2010年增长124.3%,达141.74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让横山工业有了质的飞跃,横山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年位居榆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工业富县,农业富民。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横山县紧抓全县农民普遍养羊的老传统,将白绒山羊养殖提升到与工业发展对等的地位,狠抓扩草增畜、良种繁育、品牌打造和羊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畜牧产业,加大“横山羊肉”品牌保护力度,制定了横山羊肉品牌保护战略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型养殖场120家,养羊示范村18个。2015年羊子饲养量较2010年增加54.4万只,达192万只,草场145万亩,“横山羊肉”品牌享誉全国。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5年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4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10个。改造农田10.1万亩,新建、加固淤地坝298座。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累计流转土地7.6万亩,建成机械化水稻种植基地4万亩。 

    兼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和风沙草滩区等脆弱生态环境的横山县,在生态建设上不遗余力。根据县域自身区位特点和实际情况,横山制定了“南治土、北治沙”的战略决策,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总体战略,结合县域实际实施樟子松基地建设、河流渠道农田林网绿化、城乡绿化、能源企业绿化等“八大绿化工程”。截至201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7万亩,飞播造林66.5万亩,封山育林12.5万亩,天保资源管护79万亩,义务植树1460万株,杏树改良4.5万亩。其中,建成樟子松基地35万亩,被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授予“全国樟子松模范县”荣誉称号,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260万亩。2015年全年造林10.6万亩,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105.7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骄人的成绩。 

    紧邻榆林市区的横山县紧紧抓住距离榆林市区“一路”之隔的区位优势以及榆林市榆横一体化的战略决策部署,先后成立了横山县榆林西南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横山县三产服务区管理委员会、横山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管委会,以园区化发展战略带动城市建设。几大园区统一规划定位、统一布局实施,目前各园区内路网已经形成,并先后成功引进榆林大学、企业总部后勤基地等20多个战略性带动项目,园区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十二五”期间,横山县榆林西南新区累计完成各类社会投资6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29亿元,完成了苏榆路、草榆路、友谊路、老区西路、明珠路、兴达路等园区“四纵四横”等主干路网建设。在建房地产项目21个,其中6个项目已开始交房,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3.43亿元。新建了横山县第五小学、第六小学和第五中学等三所小学,其中第五小学已建成投运,三个项目总投资4.44亿元。 

    在建设新城的同时,横山县兼顾县城发展。5年累计投资8亿多元,新建市政道路5条、硬化42条,建成文化广场3处,芦河形成蓄水面积15万平方米,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功,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为此,“十二五”以来,横山县着力解决居住、交通、就医、就学、就业等民生问题,在财政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向民生工程投放,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居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为了让老百姓住得上、住得起房子,横山县投入大量资金,几年间建成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限价商品房等8000多套。其中,规模最大的郁林家园保障小区累计建成保障房3864套,其中廉租房1552套、公租房1768套、经适房544套。为保障住房保障家庭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住得自信,该小区配套建设了特殊学校、第七完全小学、第五幼儿园、社区管理中心、独立的供水系统等公用设施。另外,安排财政资金2亿多元,建成了连接县城的长兴路、长泽路、建国西路、海则沟大桥,实施了山体公园、小区路网、环路等配套工程和2万多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充分保障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出行、上学等各类需求。 

    为加强城市规划指导,横山先后完成了县城控制性详规、棚户区改造等规划编制工作,详规覆盖率达80%以上。县城改造快速推进,投资1.07亿元,建成芦河河堤景观工程3公里,新建、改造大桥2座,硬化创业西路等市政主干道9条、巷道26条,芦河综合治理二期实现蓄水,北街文化广场全面完工,迎宾公园、县城垃圾转运站主体建成,二街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完工;“四城联创”深入推进,创建园林式单位20个,栽种树木1100余株,新上路灯466盏;建成榆靖公路波罗连接线3.88公里、通村公路673公里,行政村水泥路通畅率达97.5%;采用PPP模式,启动建设道路3条,其中艾魏路(全省首个PPP项目)开工建设,榆靖公路横山过境线、横山至纳林河三级公路正在招标。 

    总投资19.26亿元的王圪堵水库横山库区移民安置工程,18个移民点启动17个,房建主体完工12个。投资1.56亿元的县城供水工程,净水厂主体完工,加压泵站正在土建,新铺设输水管道22公里。投资5100万元,增容改造武镇变电站,新建响水变电站,启动建设王圪堵至石马洼35千伏输电线路。新建放心早餐点25个、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个、放心粮油店7个,发放储粮储具3000套。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资3.45亿元,实施教育类项目29个,其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2所。高考二本以上上线超千人,在榆林全市教育综合满意度调查中,横山县位居第一;投资3895万元,建成乡镇卫生院1所、主体完工2所,村级卫生室43所、在建64所。县疾控中心正在装修,中医院完成地下工程。新农合参合31万人,参合率99.21%;先后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315万元,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01人,推荐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284人;建成乡镇文化站18个、村级文体广场86个,组织下乡演出200余场。 

    扶贫工作合力推进。全县110个贫困村、2.83万贫困人口的摸底建档工作全部完成。采取挂牌包扶、限期脱贫、跟踪督办措施,夯实46名县级领导、1110名科级领导的精准扶贫责任。投资74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2个。资助贫困大学生664人、332万元。救助大病患者7076人、2539万元。投资500万元,解决了13个贫困村的路、水、电问题。通过整合扶贫项目资金,筹资1.45亿元,脱贫1.47万人,圆满完成了2015年脱贫任务。至2017年底,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 

    随着民生工程的强力推进,一个能源大转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榆横一体化、民生大众化的富裕横山、品牌横山、活力横山、魅力横山、幸福横山,正在快速变为现实。在各类调查中,横山县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上升。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