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榆林资讯 > 正文

榆林将实施十八项旅游产业重点工程

时间:2017-03-30 09:35:16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日前,记者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榆林将加大改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提升旅游品质、树立旅游形象、推进全域旅游,实施18项旅游产业重点工程,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榆林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资源项目库。我市将围绕“一核一圈三带四区”布局,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快重点旅游项目的策划,建设全市旅游项目库,策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支撑旅游核心区建设和1小时旅游圈发展的重大旅游项目。

    旅游交通畅达工程。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布局,加大交通运输保障投入,实现从机场、车站到景区的交通无缝对接,开辟旅游绿色通道,形成旅游快速专线。巩固已开通的旅游航线,开辟主要客源地旅游航线。全力推进榆林高铁项目建设,提升榆林铁路交通便捷性。加快重点景区旅游专线建设,提升沿黄公路等级,建设长城廊道旅游专线、转战陕北红色旅游专线,形成旅游交通大环线等。

    旅游景区创建工程。借鉴全国知名5A级景区发展模式,制定A级景区创建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景区创建,提升重点景区品质。充分利用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建设县区核心景区,实现2020年各县区均创建成1个国家4A级景区和2—3个国家3A级景区的目标。

    旅游服务提升工程。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加快文化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人才培养工程。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及相关专家,组建榆林旅游发展专家顾问团,“借脑”盘活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人才信息库,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和弹性用人机制,将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纳入市人才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面向全国引进一批复合型旅游策划经营管理人才。

    旅游形象宣传工程。实施“互联网+”营销模式,市县联动、捆绑营销,加强榆林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和区域分布特点,以品牌景区为载体,以交通干线为依托,重点宣传、打造长城边塞人文游、黄河风情游、转战陕北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集中力量提升一批旅游精品线路。

    旅游商品研发工程。积极推进榆林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建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推广投入,推出适合旅游消费的纪念品和农特产品。培育生产体现榆林特色、受市场欢迎的旅游商品品牌。

    旅游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构建集旅游公共服务、市场推广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网络服务体系。加强与旅游电商深化合作,提升榆林旅游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运营能力,促进线上线下旅游良性互动。

    特色文化旅游工程。将文化元素植入旅游各个环节,策划实施一批“旅游+X”项目,讲好榆林故事,彰显榆林旅游的独特魅力。比如,策划“旅游+非遗”项目,加强对腰鼓、剪纸、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等文创产品。

    红色旅游推广工程。依托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主要旧居和战役旧址,开发红色旅游的启智与教育项目,动态展示党中央转战陕北、决胜全国的革命历程,将红色旅游与群众路线教育体验结合,打造全国群众路线教育基地。

    运动休闲旅游工程。依托榆林沙地绿洲和水利资源,建设沙地绿色度假小镇。重点开发高端户外项目,将徒步、沙地越野、滑翔伞低空飞行等特色体育运动与休闲娱乐度假结合,开发一批运动休闲旅游产品。

    工业科技旅游工程。依托现代化煤矿和大型煤化工企业,策划地下探秘、研学旅游、科技体验等煤炭工业旅游项目。利用能源矿产企业旧址打造地矿公园、地矿博物馆等旅游体验项目。

    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围绕“一村一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特色文化和田园风貌,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私人牧场、乡村酒店、特色民宿,发展踏青赏花、采摘采购、垂钓野营、农耕体验、民俗展演等旅游项目。

    文化旅游名镇工程。推进横山区波罗镇、绥德县名州街区等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打造历史与文化、生态与自然、民风与民俗相融的特色小镇。

    榆林古城旅游提升工程。充分发掘老城历史人文,在保护好城内文物古迹的同时,修复一批有特殊意义和特色民俗的传统院落巷道、规划建设客舍驿站、休闲酒吧、传统美食、文玩字画、地方特产、文艺演出、名人故居等特色街区,赋予历史文化名城新的活力。

    统万城、石峁国际化工程。用好统万城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地理标识金字招牌,深入挖掘血脉联系,促进统万城保护开发的国际化,加快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加快统万城、石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举办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切实提升国际影响力。

    长城旅游廊道工程。突出榆林长城元素和镇北台标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集文化传承、遗产保护、展览展示、休闲度假、实景体验于一体的长城国家公园。

    黄河旅游驿站工程。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在黄河沿线改造或新建一批集旅游咨询、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旅游驿站。注重点面结合、辐射带动,开发农家乐,建设具有摄影写生、采风创作功能的艺术体验区。深化与周边省市协作,创建沿黄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合力打造“大黄河”旅游带。

    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创新方式,拓展内容,做深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旅游项目,持续举办“清爽榆林”旅游活动,打造沙地避暑旅游品牌。申请注册榆林美食商标,推动“老榆林菜”“绥德小吃”等知名餐饮品牌连锁经营,开辟美食旅游专线,开展“食游榆林”活动,打造特色美食品牌。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