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榆林资讯 > 正文

榆林市靖边县:建基地 推技术 育龙头 强辐射

时间:2017-07-05 10:03:43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2017年,靖边县以创建全国农机示范县和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以培育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建基地、推技术、育龙头、强辐射,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2%。


    政府资金撬动——累计投入县财政资金2800余万元

    靖边县立地条件优越,拥有耕地168万亩,其中适合机耕的有90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7万亩。该县高度重视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不断对农机加大投入,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机重点项目建设资金。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县财政资金2800余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

    合作社带动——累计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92家

    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靖边县累计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92家,其中全国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农机经营收入达到2.8亿元。该县创新性地通过“技术部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形式,组织技术人员对发展潜力巨大的合作社进行“蹲点式”技术指导,择优扶持,通过对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及农机手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合作社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探索出以合作社带动示范园发展的新路子。

    以靖边县东方红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在该县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帮助等措施下,帮助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亩,建立起靖边县首个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区。动员农机技术人员深入该社,扎根搞技术,探索出“土地集中化、施肥平衡化、作业机械化、效率最大化,统一作业、统一施肥、统一品种、统一收获”的耕作模式,“四化、四统一”的做法使得作物产量不断提升,实现农艺与农机的高效结合。合作社的发展为园区注入了新的动力,园区的发展又为合作社提供了平台,双方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双赢发展模式。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建成省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3个、千亩示范点15个

    靖边县依托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机农业技术集成推广,有效推动了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以基地为载体,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加强,目前建成省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3个、千亩示范点15个,全年实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面积6万亩。靖边县制定的全省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路线目前已经过省级专家组的初步验收,全面验收后,该技术路线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

    以双垄沟播玉米覆膜、种植以及收获机械推广为重点,靖边县在南部山区建立了陕北首个以农机技术集成为主的技术示范园区,农机服务范围不断向南部丘陵地区延伸。机械化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也加快了农机农艺的融合和集成创新。

    坚持典型引路——形成了适应本地实际的技术操作规程

    为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进程,靖边县坚持典型引路,通过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展示先进精良的农机设施,吸引更多的农民了解先进的农机技术和专业设备。仅去年一年就举办各类新型农机具现场演示11场次,并组织科技之春培训、送科技下乡、赶农村大集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开展系统培训,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农民接受的技术操作规程和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