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榆林资讯 > 正文

米脂县印斗镇常渠村发展苹果产业纪实

时间:2017-11-23 09:32:38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米脂县印斗镇常渠村位于米脂县城东20多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0亩,该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15户34人。2014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建成标准化山地苹果园476亩,为脱贫致富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统一流转:土地由零散变整体

     统一流转土地是规模化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前提。2014年,常渠村村党支部书记常本观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对本村所有农户的零散耕地进行实地丈量、登记造册,然后以家族为单位整块划分,共流转土地450亩,使分散经营的土地变成了整体,为统一规划、规模发展铺平了道路。

     花户经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土地流转之后,是将土地承包给“大户”进行经营,还是重新分地到户,走“花户经营”的路子,村民曾经发生过争论。“经过两次村民大会集体研究,我们确定了‘花户经营’的模式,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便于村民自主经营管理。”常本观说。

     这样,该村在原来丈量每家土地面积的基础上,按比例统一折并核定每家应分土地面积,把流转的土地以家族为单位整块划分,使家家户户都有了集中连片的山地苹果园。因土地进行了流转整合,非常便于管理,即使是外出打工的农户,也可以让家族内部人代替管理果园。

     统一实施:严格把关建园质量

     在果园的建设过程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统一管理、协调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平整山地、选育果苗、果园管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建成标准化山地苹果园。

     近年来,米脂县扶贫、农业等部门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该村抓住机遇,加强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施工,确保质量。先后打机井1口,铺设灌溉管网5000米,建水塔1座,修通了连接各山头的生产道路10公里,实现了引水上山、环山通路,苹果园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建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

     果园建起来之后,为有效协调全村果农的生产经营,实现抱团发展,该村成立了常盛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常林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62户果农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根据果树栽培要领,适时组织施肥、灌溉、修剪、拉枝等果园管理工作,积极邀请市县果业专家现场指导,积极组织果农参加果业管理技能培训工作。

     目前,果树仍处于幼龄阶段,为解决短期脱贫问题,合作社组织果农在果园里套种洋芋、豆类、红葱、西瓜、红薯等低秆农作物,不仅能增加收益,而且利于果园培肥土壤,达到改良土壤、以园养园的目的。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果农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如今,常渠村的果园遍布在村里的五个山头,条条梯田蜿蜒盘旋,座座果园生机盎然。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