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榆林资讯 > 正文

2017榆林农业呈现十大亮点

时间:2018-04-03 11:59:59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1、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一年来,市农业局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大力开展马铃薯、玉米、小杂粮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32万亩,总产达到165.9万吨,突破了2010年总产165.1万吨的纪录,创历史最高水平。

  2、山地苹果产业强劲发展

  新栽山地苹果10万亩,全市山地苹果总面积达到75万亩,总产量40.2万吨。榆林山地苹果被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苹果优秀区域公用品牌”,陕西兰花花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陕西省苹果优秀电商”。全市水果总面积达到115万亩,总产量80万吨。

  3、中药材成新兴特色产业

  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兴的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我市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4500亩,全市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已经成为优化结构、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

  4、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依托“四站两中心”和市校共建的3个试验站,安排各类试验研究56项,全年累计取得国家实用性新型专利2项,申报国家实用型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制定马铃薯、谷子、山药等农作物技术规程6项。首次从新疆引进“一膜两管八行”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建立试验示范田100亩。在定边县堆子梁镇庙湾村示范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1000亩,首次组织开展了后期机械化籽粒收获示范。

  5、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加强

  2017年,评选出年度“十大农业产业化明星企业”和“十佳休闲农家”,新认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4个、示范社119个,现代农业园区13个、申报创建省级园区1个,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50人,认定职业农民1743人。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6、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建设了12个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6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基地。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319个,绿色认证产品30个,有机认证产品30个,有9个县(市区)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管理,纳入企业分别达152家和186家,全年出具合格证达112万枚。

  7、“榆林优质农产品”LOGO正式启用

  面向全国开展了榆林优质农产品LOGO征集活动,从176件优秀作品中遴选出了最能代表榆林农业特色的标识,并于7月8日正式启用。同时,开展了首届榆林优质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有200家企业、合作社的作品参赛,马铃薯、小杂粮等6个组别各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有效提高了广大经营主体的包装设计水平和品牌意识。

  8、农村“三变”改革涌现全国知名先进典型

  实施农村“三变”改革“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全年实施改革的村庄达470个,其中省市县三级“三变”改革试点村226个,完成清产核资367个,成员界定228个,发证挂牌219个。我市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过程中,探索出许多改革新路径,涌现出了赵家峁、马季沟、高圪垯等一批在全国知名的改革先进典型,受到农业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一致认为这些改革典型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农业部,上海市、海南省等5省(市)以及本省10地市相关部门及人员近2.6万人次来我市考察学习改革经验。

  9、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建立了科技扶贫110指挥体系,抽调市县两级1694名农技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帮扶到户3.47万户(次),为贫困户提供精准技术服务。动员2334个新型经营主体与151个贫困村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协议,协议金额达到8500万元,带动贫困户2.1万户5.5万人。整合各级产业扶贫资金5.77亿元,惠及7.4万户20.7万人。产业脱贫工作受到了市委的表彰奖励,走在全省前列。

  10、榆林优质农产品初步实现“北上东进”

  先后组织100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榆林优质农产品北京推介会”等大型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设立了4个榆林优质农产品展销台位,共签订合作项目17个,总金额2.9亿元,榆林优质农产品初步实现“北上东进”,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及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为我市农产品销售和农民脱贫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