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铜川资讯 > 正文

集体能“造血”  致富有“准星”

时间:2017-12-28 10:26:31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近年来,印台区红土镇积极组织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新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1个,总投资2800余万元,涵盖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等行业,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干群动员,精作细管”的总体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多种集体经济发展形式,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投资村级项目 为集体经济发展瞄准好渠道

  12月3日,在印台区红土镇甘草塬村,村委会会议室座无虚席,党支部书记张成虎正召集村委会和监委会成员开会商量成立套袋厂的相关事宜。大家一起研究套袋厂的生产、经营、管理问题,推选合适的管理人员,你一言我一语,说到激动处还会站起来抢着说。

  “村里建了套袋厂,村民就成了上班族。”张成虎介绍说,甘草塬村分为三个组,共278户1200人,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苹果面积2700亩,村民收入的90%都是依靠苹果。果袋生产在铜川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企业,所以村上今年发展集体经济的时候选了这个项目延长主导产业链,为村民“量身定制”拓富路。据了解,套袋厂8月份开始建设,厂房10月份建成,机器12月初就搬进了厂房。走进工厂,张成虎指着面前的一台机器自豪地说:“这是目前套袋行业最先进的机器,采用电脑速记模式,一台机器一天可生产40万个袋子。”

  甘草塬村建设套袋厂,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解决了该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能够加快贫困农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张成虎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给苹果套的袋子都是从白水、蒲城、礼泉等地购买,市场价格一个袋子4分钱,按照村民家里有10亩苹果地来算,一年光套袋就要用11万个,花费4000多元,平均每亩地需要花费400多元。现在村上成立套袋厂,自己可以生产袋子,这样村民每亩地可以降低50元左右的花费,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村上优先选用贫困户当工人,现在初步确定了6—8人来厂里上班。”提起下一步的打算,他说:“根据苹果的生长周期,生产套袋从11月份至来年的6月份,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抓紧调试机器,生产与商标注册也在同步进行,明年我们想先打开市场,把质量搞上去,然后再考虑扩大规模、销往外地,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组建村合作社 为集体经济发展搭建大平台

  “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只有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北神沟村位于印台区红土镇以北,是一个既传统又相对闭塞的村子。近年来,在原有养殖户的基础上,北神沟村成立了千头生猪养殖基地———百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上下联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局面,开启了北神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奔跑模式”。

  走进合作社,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饲料室、休息室、消毒室整齐的一字排开,猪舍内工人们正在铺设地暖。北神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勇勇说:“猪舍最怕冬季的低温冰冻天气,抗病能力较弱的猪仔一旦着凉,就容易出现腹泻、死亡。铺上地暖的好处可多着哩,不但能保暖,而且温度较均匀,可以达到防病防疫的效果。”百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万元,猪舍占地1000平方米,一个猪舍养猪200头。“养猪不但可以赚钱,猪粪还可以作为肥料供给村里的果园。”谈到村上集体经济的发展,王勇勇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采用‘4+3+3’模式运营,盈利后40%用于集体经济扩建或者维修,30%用来给贫困户分红,30%给村民分红。合作社优先考虑招聘贫困户,对于上了年纪的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打扫卫生,聘请的村上有经验的养殖人员担任技术人员,来这里工作的人一个月收入有1500元,一年就有1.8万元的收入。建成运行后,明年猪舍预计达到2000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四五十万元的收入。集体收入除扩大再生产外,结余资金将用于村上的助学、爱老、奖励先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从而快速带动全村的各项事业发展。”

  实现经济创收 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孙家贬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肉兔养殖基地,是在全市率先成立的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也是自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集体经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合作社2016年12月完成厂房建设,今年6月开始养殖,通过“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托管养殖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村支部副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孙康说:“我们现已建成兔舍3栋,保守估计年产值可达15余万元,带动贫困户60余户,全村集体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印台区作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县,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红土镇多次深入田间实地调研,确定了“北塬苹果、川道苗木、南部山区干杂果、周陵片区大樱桃”长效产业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市场为先,科技引领、勤劳吃苦”短效产业发展思路。

  红土镇副镇长王亚南告诉记者:“红土镇辖12个村,57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实施以来,通过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服务、光伏等项目为村集体增收500余万元,村均增收40余万元,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随着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