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榆林资讯 > 正文

府谷“黑金”链 别样的灾害治理工程 “别样”的监管缺失

时间:2015-01-30 09:55:51  来源:西安商情网  作者:村官 阅读:

多年来,府谷县被视为可让人一夜暴富并长期保持开发热潮的地方之一。它具备着优质的煤炭资源,易于开采的条件,以及各种势力与资金围绕“黑金”背后所进行的博弈。如今这里又滋生出一个新的“黑金”链,一些看似合理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却在实际操作中变为盗采煤炭资源的挡箭牌。 

“轰、轰……”一声声沉闷的巨响不时从脚下的地层传出,赵五家湾办事处(原来是乡)兴伙盘村民的房子像遭遇6级地震一样屋瓦噼啪作响。炮声源自百余米外的一个“灾害治理工程”。3年多来,这个“灾害治理工程”一直采用剥挖地面的挖煤方式在“治理灾害”。这只是府谷县正在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一角。从2012年开始,类似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继铺开,目睹这些的村民认为,“这分明是借治理灾害为名挖煤”。 

剥开地皮的“治灾”工程,俨然是露天煤矿,兴伙盘村,一处正在疯 狂挖煤的“治灾工程”现场 

“别样”的治灾工程  

按照2011年府谷煤炭行情,如果谁获准拿到一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谁就可以大发横财。  

2012年8月,赵五家湾办事处兴伙盘村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正式开工,这是府谷县迄今最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村民尚永厚清楚地记得,2011年10月,活跃在当地的杨均利的人找到村里,要在村里建洗煤厂,并以华栋洗选煤场有限责任公司名义,在村支书马金保协调下,按每亩63000元的价格,租赁该村土地389亩。由他们出面,以村里的名义跑手续、搞批文,以治理灾害的名义挖煤。 

申请一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要由村、镇申报到县国土资源局,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确定后,再逐级上报给市级、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后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即可。  

剥开地皮的“治灾”工程,俨然是露天煤矿,兴伙盘村,一处正在疯 狂挖煤的“治灾工程”现场

2012年,府谷国土局批复,同意兴伙盘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有了治理手续,华栋公司就登上了业主宝座,该治理项目也成了“唐僧肉”。最初杨均利以每亩11万元转包给榆林人李彦峰,李某又以每亩20万元转包给四川人梁志国,每转包一次,转包人就会获取巨额的收入。按照设计报告,主要工程包括“覆盖层开挖、残煤回收、坑基回填、复耕植土以及新村建设”等。按约定,梁志国等人对治理区开采的残煤可自行销售,除了向矿管部门交纳每吨50多元的补偿费(煤票和其他费用),其余收入均归他们所有,作为灾害治理工程费用,自负盈亏。据了解,这是因为勘探方称,这里地下有“实煤田”指未开采的煤区),煤层高达6米,从此多台挖掘机和几十台工程车昼夜作业挖煤运煤。  

389亩土地里(一号治理区),有近150多亩是耕地,80多亩林地。为了挖煤,治理公司肆无忌惮地破坏和砍伐成片柏树天然林,还有退耕还林时村民自己栽的松树、杨树、杏树不计其数。这个成片绿色林园,到处被挖出了好多二三十多米深的大坑,五六米厚的原煤被挖走。当地村民直言不讳称,这哪是治理区?其实是假借治理区幌子来采煤的。  

当地知情者说:有钱可赚,才会有人搞“治灾”。“治灾”都是剥挖地皮,采空区及无煤炭的地方尽量留着不挖,有好煤的地方设法先挖。”一位基层干部说:所谓的“治灾”工程,都是露天挖煤,不仅地表恢复谈不上,还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很大,“真是祸国殃民”。 

剥开地皮的“治灾”工程,俨然是露天煤矿。兴伙盘村,一处正在疯 狂挖煤的“治灾工程”现场 

“别样”纠纷和调解  

兴伙盘村民告诉记者:自2012年8月份综合治理项目工程上马后,施工方与当地村民的纷争一直没有停息。对于施工方不分昼夜开挖造成的污染、扰民和施工方欠兴伙盘村征地款,以及越界开挖,村民很是不满。2011年10月,在杨均利所开的华栋洗选煤厂有限责任公司和兴伙盘村双方签订的《土地征用协议》。中规定,华栋公司(甲方)与兴伙盘村(乙方)在签订《征地协议》之日起,甲方必须在两个月之内付清乙方土地款,可至今甲方还欠乙方120万元征地款。施工方(梁志国,姚敬华,最后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与个别村干部串通一气,非法越界开采,多占该村土地30多亩。为此村民多次阻拦施工,一度引发双方冲突。无奈之下,2014年6月3日,施工方一次性补偿村民30万元,并签订了《补偿协议》。至于120万的征地款,现在也没有个说法。  

村民尚永厚说:让他更可气的是,2015年1月6日,在村民不知情下,当地老板李星出面与村干部协商,270万元又征用该村土地42亩,同时套用土地部门的“先前389亩的一号治理区批文”来施工。尚永厚认为,在“征用389亩土地协议”中明确规定,四至界限:东至许家梁村地以水为界,西至阳塔村中圪嘴,南至小花沟阴洼为界,北至康家地渠以渠为界,这42亩土地恰恰在康家渠北部山上,应该没有任何手续。“一号治理区”的施工方,不但拖欠着村集体地款120万,治理结果也没有达标,填坑,恢复地貌是在糊弄百姓;他阻挡施工时和对方发生了肢体碰撞并受到恐吓,他有家不敢回。

  施工前的原始森林

施工方梁志国称,2011年,府谷煤炭市场最辉煌,每吨原煤500~600多元,于是他以每亩20万元价格承包了389亩土地来治理(挖地下煤)。但2012年煤炭市场一下暴跌,当初投进去1个多亿现在已被牢牢套住。目前府谷煤炭行情,除了揭覆盖工程费用每吨100元左右(按出煤吨位计算)和政府50多元的各项费用外,属于自己的利润仅仅约有130元,赔本也得开挖,或多或少能收回点成本。于是他和李星合伙又征用了42亩土地,政府部门看到他们“一号治理区”赔本了,又规划了42亩土地并让他们来治理。“一号”辖区庙沟门土地所杨所长告诉记者:县土地部门只给土地所施工方治理区的坐标,没有相关文件,该所只监督施工方是否越界,至于施工方和村上怎么征用土地,他们不管。村民反映的42亩土地,包括在“一号治理区”坐标内。征用42亩土地的李星和“一号治理区”的梁志国是什么关系,他们也无法认定。

施工前的原始森林  

“别样”的监管缺失

2006年,国家对矿权灭失的区域,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府谷县一位官员私下坦承,正是这一政策,到了具体执行中,客观上为一些人变相盗挖煤炭资源以可乘之机。一些工程打着地质灾害防治的幌子,公然露天采煤,牟取暴利。府谷刘姓治理项目实施者称,拿下批文,工程开工后,私下和多户村民交易,多占30余亩地进行超范围治理挖煤。“治灾”带来的暴利,吸引了各方神通人士,而其中的利益纠葛远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诡秘。  

在府谷县国土资源局一位执法者看来,依监管职能,有人剥挖地皮时,若发现是整装矿区,可进行方案变更,以规避资源被偷采;林业相关部门怎么不知道施工方肆意破坏原始森林少有的树种?但因为能批下这类项目的,都是走通层层关系的神通广大者,他们也只好装聋作哑。(记者 马玉洲)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