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渭南资讯 > 正文

中金矿业遭遇当地私营企业非法开采 价值过亿

时间:2013-11-19 16:43:56  来源:渭南新闻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部网—渭南新闻网讯:新中国成立后,潼关的黄金开采、冶炼产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陕西省潼关县就已是全国闻名的“黄金万两县”,被冠以“华夏金城”之称。

为了促进黄金产业发展,借着“央企进陕”的机遇,潼关县政府逐年加强与央企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黄金)的合作。

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潼关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联合组建。

但最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潼关中金矿业多次通过报告、公函甚至报案等方式,反映其矿权区域内的国有黄金矿石,遭遇当地私营企业非法开采。
    10月31日上午,潼关县桐峪镇,潼关中金矿业1056坑口采矿项目负责人周大利点燃了一根香烟,猛吸了几口。

3分钟前,周大利刚刚在电话里和财务员确认,几十万的现金终于筹措好了,工资可以发放给员工们了。在忙碌数天后,他终于松了口气,但脸上依然写满愁容,因为在他那本数千万元的亏损账单上,又将添上一笔巨款。

2011年,通过竞标,周大利成为潼关中金矿业所辖1056金矿坑口等两个坑口的采矿项目负责人。这两个坑口,地处潼关县桐峪镇的一处山中,矿脉丰富,且黄金品位很好。

2012年4月,周大利正式开始负责对1056坑口进行采矿作业。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的采矿队进入矿坑的巷道内时,发现已经有人在那里开采了。

据周大利介绍,已经占据矿口进行开采的工人,来自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可根据矿权区域划定范围看,1056坑口属于潼关中金矿业。

周大利回忆,当时不仅交涉无果,对方还采用炸毁巷道、向1056坑口主巷道吹石灰粉等方式,将他的采矿队赶了出去。在随后半个月里,对方多次采取强硬手段阻挠周大利的采矿队,周大利多次向矿山执法部门、公安机关报警,但对方仍在进行作业。

多次举报地下非法开采

周大利介绍,2012年4月16日至2013年4月,上述开采者通过地下巷道越界,在1056坑口14号矿脉区的6个采区作业,1.6万吨原本属于国有的黄金矿石流失。

1.6万吨黄金矿石意味着什么?经过专业机构对巷道内矿石的鉴定,被越界开采的区域里,黄金矿石的金品位在3.21至49.34之间,简单说即一吨黄金矿石出金量在3.21克至49.34克之间。如果金品位取平均值,即使是按照当时最保守的300元/克的价格计算,价值就已经过亿。

和周大利的遭遇相似,潼关中金矿业西峪—桐峪探矿工作面项目负责人孙士军(化名)介绍,2012年10月,一家当地私营金矿企业的工人,同样通过地下巷道,打通了西峪—桐峪所属的探矿工作面,在地下越界600米进行非法开采。孙士军保守测算,一万余吨价值在5000万元左右的国有黄金矿石被非法开采。

周大利和孙士军告诉记者,他们就以上情况多次以书面形式向潼关中金矿业管理层反映。潼关中金矿业也迅速和当地政府沟通,并向执法部门报案。
 

潼关中金矿业官方文件显示:通过非法手段开采国有金矿的私营企业主要涉及两家。

2013年9月23日至10月11日,潼关中金矿业多次以公司官方发文形式,向潼关县人民政府、潼关县国土资源局及潼关县矿山综合执法局等当地政府部门报告国有黄金矿石被非法开采情况,并请求当地政府部门依法严查。

 

10月29日上午,记者到潼关中金矿业采访时,遇到该公司武装保卫部杨部长。杨部长证实,潼关中金矿业多个矿权区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被当地几家私营金矿企业非法越界开采。

杨部长透露,事发时武装保卫部都有人去,潼关县矿山执法局也有人去处理。不过,被非法开采的国有黄金矿石并未被追回。杨部长表示,非法开采企业都是偷运、抢运,而潼关中金矿业武装保卫部并无执法权,对此力不从心。

10月30日,潼关中金矿业另一名参与处理上述事件的领导向记者直言,非法开采事件发生后,公司多次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要求严查,但除了部分非法开采行为被有关部门责令停止外,并无明显进展。
 

对于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上述法律规定,要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而盗窃、抢夺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的矿产品和其他财物的,破坏采矿、勘查设施的,扰乱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的,分别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