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设施全覆盖 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
时间:2016-04-16 09:47:57 来源:渭南新闻网 作者:村官 阅读:
次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先后投入30亿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比照示范区创建标准,对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的进行建设与完善,以全面提升文化服务能力。随着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使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四级网络全面形成。
2016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渭南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提出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渭南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市文艺中心、体育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相继开放。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首先于2014年夏投入使用。它由大剧院、多功能展厅、影城、艺术培训厅四个功能实体组成,是一座集综艺演出、大型会议、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现代影城、陈列展览、文化商街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其中24个文化活动厅与活动室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中心还广泛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书法等各种文化艺术培训班。
中心投入使用后,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舞剧院、银川市歌舞剧院、陕西歌剧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等中省院演出团体先后来渭,演出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和《红色娘子军》、大型综艺晚会《一路风情嘉年华》、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大型历史歌剧《大汉苏武》、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颂》等30余场高品位的大型文艺演出,为市民奉献了一系列高雅精神艺术大餐。
占地34万平方米(510亩)的渭南市体育中心,健身、赛事、演出、会展等各类文体活动如火如荼,如全国篮球NBL联赛、环球拳王争霸赛、全国性的体操比赛、国际青年足球赛、中国好声音助学巡演等大型赛事与演出接连不断,拓宽了渭南人的视野,提高了渭南的知名度。
2015年与2016年,市博物馆、市图书馆也相继落成并向市民开放。这些高规格、标准化的市级场馆,充分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了渭南中心城市品位。
在各县(市、区),巨变也在悄然发生。全市22个县级“两馆”中,9个文化馆和8个图书馆已达部颁三级以上标准,未达标的已先后启动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澄城博物馆、富平陶艺村等一批场馆,在服务当地百姓的同时,还引来了八方宾朋。
——镇(街道)级文化站与村(社区)文化室全面覆盖。乡镇文化站曾经是我市的一面旗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文化站建设现场会议多次在我市召开,“渭南经验”在全国推广。近两年,创建的春风使沉寂多年的乡镇文化站开始复苏,创建的阳光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市已建成镇文化站143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30个,村文化活动室277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39个。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10个,镇电子阅览室143个,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点2871个。全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的阵地。通过免费开放,发挥着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区域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如今,在渭南的城镇社区、乡间村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实现了全面覆盖。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为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文化正在改变着基层百姓的生活。
2016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渭南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提出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渭南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市文艺中心、体育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相继开放。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首先于2014年夏投入使用。它由大剧院、多功能展厅、影城、艺术培训厅四个功能实体组成,是一座集综艺演出、大型会议、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现代影城、陈列展览、文化商街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其中24个文化活动厅与活动室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中心还广泛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书法等各种文化艺术培训班。
中心投入使用后,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舞剧院、银川市歌舞剧院、陕西歌剧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等中省院演出团体先后来渭,演出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和《红色娘子军》、大型综艺晚会《一路风情嘉年华》、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大型历史歌剧《大汉苏武》、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颂》等30余场高品位的大型文艺演出,为市民奉献了一系列高雅精神艺术大餐。
占地34万平方米(510亩)的渭南市体育中心,健身、赛事、演出、会展等各类文体活动如火如荼,如全国篮球NBL联赛、环球拳王争霸赛、全国性的体操比赛、国际青年足球赛、中国好声音助学巡演等大型赛事与演出接连不断,拓宽了渭南人的视野,提高了渭南的知名度。
2015年与2016年,市博物馆、市图书馆也相继落成并向市民开放。这些高规格、标准化的市级场馆,充分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了渭南中心城市品位。
在各县(市、区),巨变也在悄然发生。全市22个县级“两馆”中,9个文化馆和8个图书馆已达部颁三级以上标准,未达标的已先后启动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澄城博物馆、富平陶艺村等一批场馆,在服务当地百姓的同时,还引来了八方宾朋。
——镇(街道)级文化站与村(社区)文化室全面覆盖。乡镇文化站曾经是我市的一面旗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文化站建设现场会议多次在我市召开,“渭南经验”在全国推广。近两年,创建的春风使沉寂多年的乡镇文化站开始复苏,创建的阳光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市已建成镇文化站143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30个,村文化活动室277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39个。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10个,镇电子阅览室143个,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点2871个。全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的阵地。通过免费开放,发挥着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区域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如今,在渭南的城镇社区、乡间村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实现了全面覆盖。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为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文化正在改变着基层百姓的生活。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内容
- ·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 · 渭南经开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渭南市华州区美丽渭南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开创年轻干部培养 新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人才“点燃”基层
- · 蒲城洛滨镇:“学习强国”平台“走进”
- · 渭南市临渭消防:组织开展全区消防控制
- · 政务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党员干部群众热议中
- ·第三届“渭南好青年”评选活动启动
- ·中联重科渭南分公司:启动春季大生产劳动
-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学习强国”学习之
-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荣获第八届陕西
- ·医养结合 情暖夕阳——专访王海军
- ·渭南高新区市政工程管理处——用汗水“刷
- ·金融扶贫“贷”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