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渭南资讯 > 正文

蒲城:尧山脚下的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6-05-31 08:59:17  来源:网络  作者:村官 阅读:

5月30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渭南市扶贫办"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召开。

蒲城县副县长张新庄向与会记者介绍了蒲城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来自省、市23家新闻媒体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5月30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渭南市扶贫办"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召开。

蒲城县副县长张新庄向与会记者介绍了蒲城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来自省、市23家新闻媒体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张新庄说,2011年蒲城被再次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二五”以来,全县以中北部旱腰带、北部采煤沉陷区、洛河流域和南部卤泊滩等为重点,致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力促使贫困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贫困群众基本实现了稳步增收,全县贫困发生率由33%降到7.2%。但受自然条件、因病因祸及产业转型等因素影响,全县仍有15026户51225名贫困群众需要脱贫、119个贫困村需要退出。围绕到2018年“摘帽”脱贫这一政治任务,我们逐年细化了脱贫目标(其中2016年脱贫3万人、2017年1.5万人、2018年脱贫0.61万人),层层召开会议落实政策,层层签订军令状,千方百计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有力推动脱贫攻坚顺利开展。

张新庄指出,蒲城县脱贫攻坚主要工作有八方面

一是健全机制有力落实。蒲城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及各镇(办)党(工)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蒲城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对照中省市最新精神要求,同步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出台《关于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及转移的实施方案》、《关于脱贫攻坚贫困村旅游扶贫的实施方案》等17个实施方案,制定了贫困村详细的脱贫规划,明确了脱贫时限和标准,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全县各镇(办)均设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3-5名扶贫工作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的脱贫工作推进落实。

二是甄别核查摸清底子。从去年11月份开始,蒲城县根据省市要求和外地的经验教训,扎实细致地开展了建档立卡核查工作,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进行了再甄别、再核实,将家有私家车、户有大型农机械、人有长期稳定工资收入等“九不准”人群剔除出贫困底子,将原先未纳入系统的贫困群众纳入贫困系统。3月初,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督查安排动员会,从全县抽调78名科级领导、156名同志组成了78个督查小组,对全县建档立卡、包联帮扶等脱贫攻坚工作再次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项督查,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无误,最终全县共核定贫困人口15026户51225人,并全部按照“六个一批”逐户逐人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其中,产业扶持10318户37145人、易地搬迁5591户21671人、生态补偿2310户8319人、教育扶贫3302户11560人、医疗救助2696户11103人、兜底保障7370户26536人(其中五保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3578人)。

三是上下联动夯实责任。结合开展的“城乡党组织共建、干部回原籍、青年干部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等党建活动,蒲城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领导及部门联村干部包户脱贫攻坚的意见》,夯实明确了县级领导联镇包村、部门联村、干部包户工作责任,实施了县级领导包3户、科级领导包2户、干部包1户的“321”包扶工程,做到了包联帮扶“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目前,全县119个贫困村和150个非贫困村都派驻了驻村工作队;4000余名包联干部均与贫困户进行了对接,如实填写了《帮扶手册》,逐村逐户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方案。

四是强化舆论导向作用。为了让全县各级干部学习掌握政策要求,蒲城编印了《蒲城县扶贫开发工作文件汇编》,向全县领导干部和贫困群众进行发放,宣传脱贫政策。同时,在全县主干道、主要路口及每个村村委会、村口、主要巷道等醒目位置,通过墙体广告、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集中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各镇、村均建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室(办公室),实行挂图作业,将脱贫时间表、路线图、分布图、流程图及扶贫对象帮扶措施等情况置于“阳光”下公示,每户贫困户也挂了明白卡和帮扶责任牌,有效提高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公信力,推动了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五是积极筹措保障资金。制定出台了《蒲城县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县财政设立了1300万元扶贫专项基金,加上上级财政支持资金,今年蒲城计划投入1560万元,实施52个贫困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1500万元,成立100个互助资金协会,实现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投入2000万担保金,撬动涉农贷款2个亿,对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农户予以贴息贷款支持;投入1900万元,用于支持涉农企业、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投入1500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光伏产业。同时,争取省工商局、省政府研究室等省市“两联一包”单位支持帮助1000余万元。广泛发动陕西旺江南、陕西秦食实业等多家企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参与到脱贫攻坚;县委、县政府设立了蒲城县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倡议全县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截至目前,全县各单位已募集110余万元。

六是扎实推进易地搬迁。为承接上级易地搬迁政策落地和融资引资,成立了蒲城县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易地搬迁工作。在充分考虑中北部旱腰带、北部采煤沉陷区、东部洛河流域等区域贫困群众量大、相对集中的实际基础上,由公司牵头,各镇具体负责拟定易地搬迁方案,策划包装项目,让住房有困难,搬迁有意愿的贫困群众“进城、进镇、进园区”安置。止目前,全县已拟定了14个集中安置点,计划安置1977户7695人,兴镇扶贫安置小区等5个搬迁项目已开工建设。

七是多措并举发展产业。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去年蒲城县先后被确定为省级现代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和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目前,已有百代可可、天子果蔬、浚农源三家企业参与省级产业精准扶贫试点,40余个贫困村参与光伏扶贫工作,辐射帮助1500余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形成了“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和光伏扶贫模式,另外蒲城县在工作中摸索并推行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将党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由党支部对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贫困户在享受政府贴息的基础上,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社分红或进入基地务工,实现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县各镇均立足现代农业布局规划和镇村资源禀赋,确定了镇区脱贫主导产业和2-3个有实力的企业或者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代养代管等形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另外,全县通过落实农村保洁员、护林员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安排贫困群众就近就业2000余人;先后有贫困群众4000余名群众通过劳务输出就业。

八是强化考核有力推进。为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推进,蒲城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蒲城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到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度。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督查落实,通过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等制度,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对易地搬迁、脱贫产业项目等重点工作和重点事项,专门落实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严格实行专项督办,定期不定期深入一线督查落实。县纪委(监察局)、效能办依据督查情况,对工作不力、影响脱贫攻坚进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问责,确保脱贫攻坚有效推进。

张新庄最后说,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各项措施具体实施阶段。下一步,我们在严格落实生态补偿、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外,将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实践,拟通过“抓大产业发展强培训促进贫困户到企业就业”、“抓小产业富民强实体帮助贫困户自主创业、抓农村资产盘活强服务降低贫困户产业风险”等方式,重点在产业脱贫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办法,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通过更多更细、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办法措施,确保把脱贫攻坚每项工作做实做出成效。

在记者提问环节,有记者问:据了解蒲城县是省级农业现代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请问张县长,咱们在试点中做了哪些工作?这种模式有哪些好处?

张新庄:2015年,省上将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选定在蒲城,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帮助和支持。为了稳妥实施好试点项目,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精准确立项目实施主体。按照省上推行的“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我们通过广泛推荐、实地考察、严格把关等工作,从全县20多个申报企业(合作社)当中,筛选出了天子果蔬、百代可可2家企业和浚农源酥梨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参与项目实施。同时,结合企业和困难群众实际,确定了750户贫困户分别由这三家企业具体实施精准扶贫。其中,天子果蔬以果品深加工为主,承担400户;百代可可以生产有机肥为主,承担300户;浚农源酥梨专业合作社以帮扶结对为主,承担50户。二是强化落实抓好项目实施。专门成立以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供销、扶贫、农业、商务等部门为成员的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筹推进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听取汇报,研究解决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按照省上要求,建立完善了试点企业监督机制,通过给每个企业派驻监事人员、每个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年度扶贫责任书,并以半年一检查、年终一考核的形式督促落实,确保专项资金安全使用。三是细化明确脱贫措施。根据企业自身和贫困群众实际,我们采取了科技帮扶脱贫、利用公司产品及自身优势帮扶脱贫、增加贫困家庭劳务收入、利用信息平台增加群众收入、优先收购群众原料等办法帮助群众脱贫,让群众收益落到实处。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产业精准扶贫有三方面好处。一是对政府而言,实现了扶持资金资本化和规范化运营,放大了资金效应,帮扶脱贫更加精确。二是对企业而言,改变了企业管理结构,规范了企业管理方式,对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对贫困群众而言,增强了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岗位,提高了贫困群众收益。

目前,我们在全县各镇都搞了1-2个这样的试点,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

渭南日报记者问:在农村有许多家庭因孩子上学致贫,请问张县长,在这方面咱们蒲城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张新庄:习总书记多次讲到“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今后三年,县上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11560名贫困学生,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县上将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布局、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着力构建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教育发展扶持机制,优先保障贫困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学习环境。

二是建立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从2016年起,全面落实学前一年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每年给予750元生活补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发放2000元补助;对贫困家庭中高职在校生再给予一次性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未升入普通高中(大学)的,资助其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优先安排助学贷款。

三是设立蒲城县教育扶贫基金。倡议全县干部职工、爱心人士、社会团体关心关注贫困学生,奉献一片爱心,树立扶贫责任意识,每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一次募捐活动,捐赠资金全部用于支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帮助其完成学业。

四是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充分利用蒲城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按照“菜单式”培训的模式,对贫困家庭中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进行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创业一人、致富一片”目标。

参加会议的村民提问:我个人有一定劳动能力,也想搞个养殖,但苦于没有资金,老是发展不起来。请问樊主任,政府在资金方面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好政策?

蒲城县扶贫办主任樊斌:缺资金一直都是困扰贫困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缺少资金的问题,县上专门制定出台了《蒲城县金融扶贫实施意见》,主要就是解决群众贷款问题。根据省市有关政策要求,县上将对有劳动能力和脱贫意愿的贫困群众,从事种养殖、电商、光伏等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的贴息贷款和5000元的产业直补金。当然,这部分钱原则上不能打给你个人,主要作为你入企业或者合作社的本金,如果你个人不愿意入社,这笔钱要有村上和包联你的干部监管使用,这也是保障资金安全的一个手段。

贷款申请的具体流程是:由贫困户先提出申请,再填写《扶贫户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业务申请表》、经银行进行审查、审批,最后发放贷款。

另一村民问:我家的房子年久失修,请问樊主任,政府在帮助像我这个情况的贫困户建房方面有什么政策?

蒲城县扶贫办主任樊斌:今年,国家在搬迁方面具体的政策,全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住房条件差、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以及其他确需同步搬迁的农户,全力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针对我县实际,主要就是像咱们闫家村所在的中北部旱腰带、北部采煤沉陷区、东部洛河流域等区域的贫困群众。按照省上《陕西省“十三五”易地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你可以选择“进城进园区进镇”集中安置也可以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省上确定的补贴标准是为每户7万元,另外你腾出原有庄基可以再得到1万元的补贴,同时实现群众能致富,再补助每户产业扶持资金3万元。这里我说明一下,省上对住房面积有严格的标准,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人均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25平方米。户型面积为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四种,你可以根据你家的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户型。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