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年》:建设三地一中心描绘发展新蓝图
西北地区首个投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韩城伟力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落户我市

经开区中国酵素城产业孵化示范区一角
建设“三地一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五个扎实”要求,推动渭南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重要战略决策和发展实践。
2017年,全市上下对标中省和市委部署,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求创新,打基础、破难题,惠民生、解民忧,转作风、提效能,加速推进“三地一中心”建设,正在把渭南发展引向全新的高度。

渭南高速西入口绿化改造大幅提升城市“西大门”景观效果,改善城市对外形象,优化人居环境

别具特色的莘国水城
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地是关键是核心。这一年,我们围绕工业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发展战略,加快园区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形成有色冶金、能源、食品、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行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新型装备、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在全国占有一席之位。沃特玛新能源汽车电池、天臣新能源等一批骨干企业蓬勃发展,工业经济已成为提升全市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摄

规模化蓬勃发展的畜牧业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地、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是基础是支撑。这一年,我们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跃升;我们持续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极大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朝着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更进一步;我们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加大华山旅游开发力度,推进沿黄公路旅游带建设,促进“体育+”融合发展,做优自然景区、做活历史景观、做精红色旅游、做靓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全面提升。

天蓝水绿,高楼林立,渭南更宜居
建设大关中东部及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是灵魂是引领。这一年,我们按照“拉大城市框架、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基本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思路谋划、高起点建设、全方位推进。天蓝气爽、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绿树成荫……行走间,一幅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映入眼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2017年,渭南“三地一中心”建设形势喜人,形势催人。2018年,我们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技能培训让群众早日实现就业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公园建设让市民尽享生活之美

城市书屋馨香四溢

家门口的文化大餐丰富群众假日生活

“中国柿乡”———富平柿子喜获丰收

大荔冬枣成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农产品品牌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植保无人机成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

国际体育赛事不断提升渭南美誉度
(责任编辑:村官)
- ·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 · 渭南经开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渭南市华州区美丽渭南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开创年轻干部培养 新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人才“点燃”基层
- · 蒲城洛滨镇:“学习强国”平台“走进”
- · 渭南市临渭消防:组织开展全区消防控制
- · 政务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党员干部群众热议中
- ·第三届“渭南好青年”评选活动启动
- ·中联重科渭南分公司:启动春季大生产劳动
-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学习强国”学习之
-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荣获第八届陕西
- ·医养结合 情暖夕阳——专访王海军
- ·渭南高新区市政工程管理处——用汗水“刷
- ·金融扶贫“贷”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