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形同虚设,使得百万项目资金打了水漂
时间:2013-07-31 11:49:08 来源:渭南新闻网 作者:admin 阅读:
次
西部网—渭南新闻网讯: 近年来,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等文化活动,成为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课堂,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然而,记者在华阴市调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过程中却发现,这一惠及民生的重要文化阵地却形同虚设,使得百万项目资金打了水漂。
华阴市桃下管区文化站晋站长告诉记者,管区没有设备,文化部门所配备的设备都给了村上,文化站具体在哪里他也说不清,至于每年5万元的文化站经费也没有落实。
随后,主管文化工作的工会主席毛锦侠告诉记者,从自己接手文化工作至今都没有见到文化站,也不能确定是哪一栋楼。记者一问文化站综合楼在哪里?不知道;二问设备在哪里?不知道;三问每年经费做何用途?不知道。
华山镇五方管区的孟主任告诉记者,文化站是2011年年初建成,现在所有设备都没法放进去,因为工队的钱没结清,所以一直未投入使用。记者问及镇相关领导和人员知道不知道设备情况,孟主任说不清楚,并表示设备情况只有坡上村魏主任能够说清楚。
随后,赶来的坡上村魏主任和孟主任带领记者来到文化站,只见一间房子门锁着,另一间房堆放着粮食,空荡荡的多功能厅堆放着草帘子。魏主任告诉记者,图书和音响都在村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镇上说不清,文化站现在闲置是因为手续理不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华西镇政府“文化司法综合楼”就是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说的文化站,文化站和社保局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中心、农村公路管理所、爱卫会办公室、农机推广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等十几个机构混杂在一起,建设在华西镇政府院内的文化站是一栋“名符其实”的综合楼。
以政府为先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落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本应让农民群众在感受新农村建设环境变化的同时,在这块文化阵地上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然而这一切在华阴市全都走了样,百万项目资金打了水漂,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华阴市桃下管区文化站晋站长告诉记者,管区没有设备,文化部门所配备的设备都给了村上,文化站具体在哪里他也说不清,至于每年5万元的文化站经费也没有落实。
随后,主管文化工作的工会主席毛锦侠告诉记者,从自己接手文化工作至今都没有见到文化站,也不能确定是哪一栋楼。记者一问文化站综合楼在哪里?不知道;二问设备在哪里?不知道;三问每年经费做何用途?不知道。
华山镇五方管区的孟主任告诉记者,文化站是2011年年初建成,现在所有设备都没法放进去,因为工队的钱没结清,所以一直未投入使用。记者问及镇相关领导和人员知道不知道设备情况,孟主任说不清楚,并表示设备情况只有坡上村魏主任能够说清楚。
随后,赶来的坡上村魏主任和孟主任带领记者来到文化站,只见一间房子门锁着,另一间房堆放着粮食,空荡荡的多功能厅堆放着草帘子。魏主任告诉记者,图书和音响都在村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镇上说不清,文化站现在闲置是因为手续理不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华西镇政府“文化司法综合楼”就是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说的文化站,文化站和社保局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中心、农村公路管理所、爱卫会办公室、农机推广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等十几个机构混杂在一起,建设在华西镇政府院内的文化站是一栋“名符其实”的综合楼。
以政府为先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落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本应让农民群众在感受新农村建设环境变化的同时,在这块文化阵地上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然而这一切在华阴市全都走了样,百万项目资金打了水漂,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内容
- ·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 · 渭南经开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渭南市华州区美丽渭南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开创年轻干部培养 新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人才“点燃”基层
- · 蒲城洛滨镇:“学习强国”平台“走进”
- · 渭南市临渭消防:组织开展全区消防控制
- · 政务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党员干部群众热议中
- ·第三届“渭南好青年”评选活动启动
- ·中联重科渭南分公司:启动春季大生产劳动
-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学习强国”学习之
-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荣获第八届陕西
- ·医养结合 情暖夕阳——专访王海军
- ·渭南高新区市政工程管理处——用汗水“刷
- ·金融扶贫“贷”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