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村官风采 > 正文

榆阳一村支书任职四年 为村子挪用“私款”737万元

时间:2015-09-25 09:50:08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村官 阅读:
 

黄崖窑村崭新的村貌。远处是整理后的集中连片的土地。

  说起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生,榆阳区鱼河峁镇黄崖窑村的村民评价不尽相同:

  有人说他“绝”,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全村都实施了旧村改造并响亮地打出“全市旧村改造第一村”的牌子;有人说他“潮”,把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升级成城里人都羡慕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也有人说他“傻”,放着年入千万的公司大老板不做,却扛起一个村的发展重任。

  但有一点大家早已形成共识:王玉生是个称职的带头人。正是在王玉生的带动下,黄崖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崖窑村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645人,人均耕地4.4亩,群众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种植养殖为主,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308元。因下辖黄崖窑、走马梁、麻地沟3个村民小组,且多年来小组间矛盾冲突较多较频,呈三组互鼎之势,被称为“三国村”。

  2011年10月,44岁的王玉生响应外出创业能人返乡创业号召,放下自己蒸蒸日上的生意毅然回到这个远近闻名的“烂杆村”任职。

  因为村组不和、民风不睦,村里其他干部谁都不方便进组到户联系群众、推动工作。怎么办?村子要发展,就必须将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起来。王玉生逐户走访,并组织召集各小组长、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开会,讨论如何凝聚村组发展合力,商讨整治村风民风。

  起步总是艰难的,创业更是艰辛的。要铺路造桥、要整治农田、要发展经济、要改变村貌都需要资金,对于黄崖窑这个多年的贫困村来说,钱从哪里来?王玉生说服家人,从自家生意上“挪用”了第一笔资金,作为发展村级经济的启动资金。之后的四年,王玉生一再“挪用”资金,把自家生意上的设施设备和材料人工,无条件、无利润“挪用”到村里各项建设中。

  第二年,在王玉生的带领下,黄崖窑村第一时间新修了村级组织阵地。当年,该村又先后完成了文娱广场建设,村庄道路拓宽、亮化美化,改建排洪渠道等建设。

  之后,按照“规划引领、产业融合、设施提升、环境改善、乡村美丽、人民幸福”的发展思路,王玉生带领全村群众掀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这里面包括3个村民小组房屋院落、檐子、屋顶、屋面、围墙等统一改造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包括土地细碎化整合、配套水利浇灌项目、小杂粮基地建设、山地林果基地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区等的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包括围绕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鱼塘新建、水渠改造、环山道路建设的旅游景观打造工程等等。年年有项目,年年在建设,王玉生马不停蹄、没日没夜奔跑在城区和村组之间,跑项目、协调部门,监工程,做群众工作……经过四年的建设,如今,走进黄崖窑村,整洁平坦的马路、时尚整齐的住宅、淳朴和谐的村风扑面而来。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特色的一项项生产生活类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逐步完成。

  村班子其他成员说:“上项目,村民不理解,村委成员有不同意见,王玉生总是先听大家的意见,然后耐心讲道理,直到说服大家。事实证明,王书记有远见,想的是村里长远发展。大家信他、服他、敬他,跟着支书干,我们心里特踏实。”

  王玉生说:“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裕才算富。我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舒畅,让全村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幸福、更快乐!”

  如今的黄崖窑村,实现了从“乱”到“美”的华丽转身。新整治出的农田,全部实现节水浇灌,是全市自流灌溉第一村;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中,对村排水系统进行地下管道铺设填埋,是全市农村排污整治第一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全村旧农居进行了统一改造,是全市移民搬迁旧村改造第一村。王玉生自信地说,到2017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5万元,黄崖窑村将会成为榆阳南部山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从远近闻名的“三国村”摇身变为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黄崖窑村探索出了一条榆阳南部山区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美丽的新路。该区区委农工部部长付永峰肯定地说:“四年来,黄崖窑村已完成投资1005多万元,仅王玉生个人出(垫)资就达737.6万元,这还不包括没及时记到账面上的零散借用和物资人工折合。”

  王玉生用他无私务实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对群众的赤胆忠心。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